领航优配 美军赢得朝鲜战争的唯一希望破灭之战——华川阻击战(二)
“西有铁原领航优配,东有华川”,这两仗并称为志愿军两大阻击战。
可惜的是,相较于铁原阻击战显赫的名声,知道华川阻击战的人要少很多。其实华川阻击战比铁原阻击战更为关键、更为重要。
这是一场志愿军的惊天之战,曾经的华东野战军王牌一纵——志愿军20军58师,面对来势汹汹的联合国军,在未接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主动出击进行阻击。
这场阻击是极其震撼的,58师挡住了三倍于己的联合国军,破解了敌人的围歼企图,拯救了数十万志愿军。
在这场战役中,我军诞生了11位战斗英雄,也遏制了美军唯一一次可能赢得战争的机会……
图片
58师师长黄朝天
贰 | 轻敌的代价惨重在第四次战役志愿军向北撤退的时候,唯独彭德怀的指挥部在向南推进。现在,彭德怀的指挥部儿乎位于接敌的前沿,敌机不断地在头顶飞过,可以清晰地听到前沿阻击战斗的炮声。
春天来了,尽管战场上的春天来得是那样的迟缓,但斑驳的野花和细嫩的野草已铺满遍布着弹坑的山峦灌木枝头上挂满鹅黄色的初叶,山谷中吹来的风也变得温和了起来。
1951年4月6日,志愿军党委第五次扩大会议,在朝鲜金化东北几公里处的一个叫上甘岭的地方召开。
图片
这是一个巨大的废弃金矿矿洞。数十个炮弹箱垒成的会议桌摆在矿洞的中央。参加会议的除了志愿军指挥机关的首脑之外,还有先期入朝的中国九个军的军政主官以及刚刚入朝的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副政委杜义德,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李志民等领导。北朝鲜方面的人民军领导列席会议,志愿军所有的高级军事指挥官都集中在这个矿洞里了。
这些指挥官中,有一些彭德怀并不熟悉,但是,高级军事指挥官们没有一个不认识彭德怀的。彭德怀看着壮大了不少的指挥官的队伍,打趣地说:“美帝国主义纠集了十五国的军队组成了联合国军,我着咱们也可以说是个“联军’,来自祖的各个地区,咱们一个兵团管辖的地区,就比他们一个国家大得多!”
彭德怀的心情随着国内补充部队的到来而有了好转。在两个月以来的艰苦阻击和焦急的盼望中,第3兵团和第19兵团的六个军终于到达前线了,加上原来参战的九个军以及炮兵铁道兵、后勤部队和技术兵种,志愿军在朝鲜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70多万人。
图片
只要有了人,什么都好办了。
在对人的能力的认识上,杜鲁门不如在亚洲生活了14年的麦克阿瑟了解中国人。华盛顿的那些高级幕僚们所认为的“中国人可能也认为现在是战争停下来的时机”的判断完全是主观臆测。中国人不但不会认为战争应该停下来,而且正在准备一次自朝鲜战争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
不光兵力的增加,武器方面,志愿军更是较之以前有了非常重大的突破。当时从苏联购买的第一批三十七个师的装备已开始到达,各师都成立了炮兵团、高炮营,各团增设了无后坐力炮连、高射机枪连和美国人非常害怕的一二〇迫击炮连。志愿军的各种火炮已增至六千余门,其中大中口径火炮一千余门,火力大大增强了,中国军队的装备从未这么好过。
即使在志愿军被动撤退的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打一个更大规模的战役,消灭更多敌人的梦想就已经萦绕在主席和彭德怀的心中了,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中国人顽强展现其特有的民族性格。
没有较量到最后决不停止,而且永远也不会认输,美国人在远东的朝鲜半岛上竞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明白了这一点。
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首先总结了第四次战役的得失第四次战役,历时87天,志愿军边打边撤退,一直撤退到现在的三八线以北,在运动防御中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中国官兵用血肉之躯顽强地迟滞了美军在空前规模的现代化杀伤武器的掩护下的进攻,令美军的北进攻击平均每天付出900人的代价才能前进1.3公里。但是,志愿军在第四次战役中的教训也是很多的,简单地说就是:一、朝鲜战争将是一个艰苦的长期的战争,“速胜”的思想是可怕而有害的;二、在美军的现代化装备面前,志愿军固守防御是困难的,必须进行积极的运动防御。
认识到这两点,足以说明中国军方在战争中头脑的清醒。且不说志愿军在其保障士兵基本牛存与战斗所需物资上的困难,仅仅从部队的机动性能来看,其机动手段与美军相差甚远。
进攻中,志愿军攻击手段一成不变,在运动防御中为避免出现崩溃就每每保持相当纵深的阵地配置,而不能随意撤守,由此,美军依靠机械化的速度所达成的突击便会令志愿军陷入被动。这种现实对于志愿军来讲是一个深刻的矛盾,因为即使是在认识到之后,志愿军依旧没有总结出实用的对应方法于是,这导致了志愿军在思想上根本忽视了这种状况,而在未来的战争进程中依旧犯下了同样的错误。
对第五次战役的讨论开始了。
当面联合国军的前线兵力为 14 个师、3个旅,再加3个南朝鲜师,共近 30 万人。至于敌人到达三八线后是否继续大规模北进,尽管中国方面收到了美国方面发出的某种和谈的信号,但是主席和彭德怀根据多年对敌斗争经验所得出的对敌人本质的判断是根深蒂固的,那就是立地成佛的敌人是没有的,但是目前的战场也许会出现三种情况:
如果联合国军继续大规模北进,对志愿军正在准备的反击作战最有利,因为联合国军如果深入北进,其战线状况就使于志愿军利用其间隙穿插分割,如果联合国军小进而主力停止,那么对志愿军的目前有利,因为志愿军完全有能力阻击北进的小规模之敌,而再争取一段战役的准备时间。如果联合国军就此不再北进了,反而不好了,因为美军一旦决心停下来并形成坚固的防御线,志愿军要想反击,就等于打的不是运动歼敌而是对美军阵地的攻坚,这是最没有胜利把握的一种战场情况。
可是,李奇微始终没有放松对志愿军可能反击的警惕,他采用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北进政策,部队推进的速度不快,但却十分坚决,并且战线平推,不留间隙,即使越过了三八线依旧还是如此,这反让彭德怀举棋难定了。
图片
李奇微
当时的中央军委对朝鲜战场的战略指导原则是“长期准备领航优配,短期胜利”,即做好战争的各方面充足准备,战役打响后务求速胜。
彭德怀的想法与中央不谋而合,尤其是从国内来的三个军团和大批苏式武器抵达前线后,他求战心理更是急切。
但令人吃惊的是,彭德怀主张先发制人发起第五次战役的计划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将领们的反对。
副司令员洪学智坚决不同意立即进行大的战役,他主张把联合国军再往北放,一直放到铁原、金化待战机形成时,也就是我方完全准备好了以后,再打。
图片
洪学智
洪学智认为:志愿军19兵团里面有很多新兵,至少还需要20天,才能完成必要的作战训练。另外志愿军的粮草弹药还严重不足,例如第39军、40军的战士,吃的都是稀饭,身体非常虚弱。第20军、27军的弹药,只有规定数量的一半。
洪学智的理由是:如果现在就打,敌人一缩,不容易达到毛主席所要求的“成建制地消灭敌人”的目的。而把联合国军放进来,志愿军可以采取拦腰截断的战术,解决问题会顺利一些。况且现在新部队刚入朝,没有立即投入大战役的思想准备。
彭德怀打断了洪学智的话:“我们不能再退了,把敌人放进铁原、金化以北坏处很多。铁原是平原,是很大的开阔地,敌人坦克冲进来,对付起来很困难。另外,敌人进来,我们在物开里附近储藏的很多物资和粮食怎么办?不行,不能把敌人放进来,还得在铁原、金化以南打!”
图片
副司令员邓华也倾向于洪学智的意见:“洪副司令的意见有道理,应该把敌人放进来打。目前,第3兵团和第19兵团刚入朝,第9兵团也刚刚往前开进,地形都不熟悉,行动十分仓促。把敌人放进来,一是我们准备得充分一些,可以以逸待劳;是可以把地形摸清楚。”
洪学智表示:“至于物开里的物资和粮食,我保证两天之内把它向北搬完!”
彭德怀却严肃地质问:“这个仗你们到底想不想打了?”
洪学智和邓华见情况不对,只好不再说话。
面对坚持己见的彭德怀,负责参谋的众将领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只得表态由统帅彭德怀决定最终作战计划,各大兵团誓死执行。
彭德怀按照自己的意见起草了给主席和军委的电报,电告了志愿军关于第五次战役的想法。
当天,洪学智又单独向彭德怀提出自己的建议:“彭老总,当参谋的,有三次建议权,我已经向你提过两次了,我现在再向你提一次,最后由你决定。”
洪学智最大的担心是:如果不能在战役一开始就分割包围住敌人,志愿军向前打,美军就向后退,我军士兵的两条腿是追不上美军的汽车轮子的。追远了,部队供应不上,可能还会出现第四次战役后期的状况。
彭德怀没有做声。
图片
彭德怀主张立即作战的重要原因他当时没有明确地说出来,那就是担心美军的登陆作战。
志愿军参谋长解方提供的两个情报已引起彭德怀深深的忧虑。一是李奇微在东线的视察,美海军加强了对元山、新浦、清津诸港口的炮击和封锁,并且对沿海岛屿进行了频繁的侦察;是美方本周内从其本土调两个师到了日本,准备增援朝鲜战场南朝鲜也有至少三万人在日本美军军事基地加紧训练。另外还有消息说,蒋介石的三万名士兵已经运抵济州岛。
一切迹象表明,美军很可能在策划一次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地点很可能是东海岸的通川、元山。在正面联合国军大举向三八线北进的时候,如果美军同时在朝鲜半岛的东西海岸进行大规模的登陆作战那么,我军的供应线将被完全切断,腹背受敌的我军面临的局面将是灾难性的,
驻亚洲地区的美军是以两栖登陆作战能力而闻名的。机动能力很差的中国军队经受不住类似仁川登陆一样的两栖作战的夹击,尤其是在没有准备的时候。
图片
彭德怀自担任朝鲜作战的统帅时起,就一直对此抱有极大的警惕。
要抢在美军可能发动登陆作战的前边,在战线正面向其施加压力,以粉碎美军的企图,消除我军侧后的威胁。这就是彭德怀坚持立即开始新的战役的思想根源。
彭德怀在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 :
“我们必须在四月二十日左右举行战役反击,消灭敌人几个师粉碎敌人的计划,把主动权夺回来。实施反击的主要方向是西线汶山至春川一线,该线敌人有南朝鲜第一师,英第二十九旅美第三、第二十五、第二十四师,土耳其旅和南朝鲜第六师。由于敌人连续的北进作战,其纵深小,援兵主要依靠横向运动,所以我军在战役指导上,实施战役分割与战术分制相结合、战役迁回包围和战术迁回包围相结合的方针。在兵力布置上,拟从金化、加平一线的山区劈开一个战役缺口,将东西两线的敌人分割开,同时以三兵团由正面突击,以九兵团和十九兵团从东西两翼实施战役迂回。北朝鲜人民军分别向当面敌人发起攻击配合作战。”
彭德怀要求立即抓紧时间进行政治动员和战术教育,组织第一批参战部队的于部向新参战的部队介绍作战经验,并向新参战部队派出顾问,立即开展战役侦察和战术侦察。同时,对后勤工作的要求是:加强囤集粮弹物资,保证参加这次战役的每个战士能自带五天的干粮,后勤分部同时准备可供部队五天的干粮随部队前进。要克服三八线一带150公里无粮区的困难,不允许战士挨饿的情况发生,如果一两天断粮,再好的作战计划也没有用。卫生部门做好四至五万伤员的收容治疗准备。工兵部队立即开始修筑熙川经德岘里、宁远、孟山到阳德的公路准备一旦敌人从侧后登陆,志愿军的西线交通被切断时作为主要运输线。
10日,彭德怀将第五次战役的具体设想和部署电告主席。
图片
在北京中南海丰泽园内的书房里,主席和周恩来仔细审查了这个战役预案,主席对周恩来说:
“美军想在元山这个蜂腰部位做文章,占领这一线,进可攻退可守,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有利,我就不信这个邪!我看彭德怀他们的分析很有道理!”
彭德怀在电报中有这样的表述 :
图片
“看来,彭大将军的野心确实不小!”主席赞赏地说。
周恩来提醒说:“这样,战役准备时间会很仓促,3兵团的兵团领导班子3月16日才组建,全兵团按照预定速度,四月中旬才能到达朝鲜前线。再说,这次的战役无论是从投放的兵力、战线的阔度,还是预想的效果,比起前四次战役来都大得多。我们前几次战役的情况证明,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一个整师、甚至一个团,都难以达到歼灭的任务,而这次战役的第一阶段就预定歼灭敌人五个师,其中有美军的三个师,恐怕客观上难以做到……”
但是,主席批准了彭德怀的作战预案。
13日,主席回电同意彭德怀的部署,并且特别强调了警惕美军登陆作战的问题,指出把第42军部署到元山方向,以专门确保元山的安全。
图片
《彭德怀军事文选》390页
当时与会的邓华、韩先楚、洪学智、解方、宋时轮、王近山等人都是百战名将,在关乎整场作战战役成千上万的战士生死问题上,他们之所以选择妥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如果选择将敌人放进来再打而不是主动向南出击,美军一旦实施侧后登陆,来个前后包抄,志愿军几十万大军掉个头都难,更别谈对敌军关门打狗。
第二个原因是轻敌情绪普遍在军中蔓延。
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到第二年时,中央军委放弃了打一场打仗休整一次的传统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实施轮番作战、轮番休整的战术,新鲜部队不断涌入、大批苏式武器的换装、后勤辎重保障人数的不断激增,都使得朝鲜战场上的官兵都产生了一种错觉:前四次战役在缺弹少粮的情况下都能打出如此骄人的战绩,第五次战役保障远比先前充足多了,将美军打得屁滚尿流肯定不成问题。
当时刚入朝的两个兵团根本就看不起美军。13兵团几个老部队向他们介绍经验时,都说美军的防御是鸡蛋壳,表皮硬一点,戳破之后就是空的......
这种非常轻敌的思想不光在志愿军战士中像病毒一样传播,更在志愿军高层里不断泛滥。
甚至在战前动员会上,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就说:“他们有多少兵?加上李承晚的伪军,还抵不上咱们的一个军区,不够一个淮海战役打的!我看把美军赶下海不成问题,朝鲜有多大个地方!在三八线上尿泡尿就能滋到釜山去!”
图片
彭德怀闻语哈哈大笑,战斗作风凶猛的彭德怀自然喜欢王近山这种悍将连说:“是啊!”
而不仅仅是轻敌,第三个原因是志愿军部分指战员的求战心切。
不光是中央军委、彭德怀求战心切,前线各指战员面对崭新的部队和崭新的苏式武器装备,无不跃跃欲试。战前动员会上,宋时轮就愤愤不平地咒骂道:“我兵团入朝第一仗,要不是衣装单薄被冻得伸不开手,美军陆战一师早就见了阎王,现在天气暖和了,非得可了劲儿地替牺牲的战友们报仇不可”。
全军上下无不充斥着轻敌思想和求战心切的氛围,在他们战前看来,打美军就似乎像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志愿军除了清楚前线指挥官范弗里特、李奇微新的人事任命,对我军后勤补给线的疯狂轰炸,以及敌人可能会实施侧后登陆作战计划,志愿军对美军其它方面的变化一无所知。
范弗里特之所以被称得上是位名将,源自于他在前线作战中,比李奇微有着更高明的战术。李奇微是“绞杀战”和“磁性战术”的创造人,而范弗里特在李奇微这两种战术的基础上制定了更灵活的作战战术。
范弗里特按着李奇微的法子依方抓药,志愿军夜间穿插,他就节节撤退,每夜却最多只退20-30公里,恰是志愿军一夜前进路程。结果志愿军夜间抓不住敌人,天明又进入了敌人预设阵地之前,反遭火力猛袭。而且,范弗里特一改“鸡蛋壳防御”战法,建立了兵力和火力密切配合的纵深防御,志愿军想打近战贴不上去,打夜战当夜不能解决战斗,想速决又僵持不下,又打成了彭德怀最忌讳的一线平推。
图片
这就是范弗里特最狡猾的地方,他不光让志愿军追不上,即便追上了也会遭到炮火的猛轰,退一万步讲,就算突破了炮火冲到了美军阵地前,由兵力和火力构成的“纵深防御”战术又让志愿军贴不上去、打不下来,可以说,范弗里特的这种战法让后来的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中吃够了大亏。
轻敌思想盛行、求战心切、知己而不知彼,第五次作战就在这种情况下于1951年4月22日,拉开了序幕。
#致敬抗美援朝##军事##中国历史##历史##历史回眸##抗美援朝系列电影##彭德怀#领航优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天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倍加网 温泉村小镇售票系统 一次性PVC手环 扫码电子码消费大理安装_门票_客人_平台
- 下一篇:没有了